垃圾滲濾液污染事件依然時有發生。2010年報道了南方某垃圾發電廠滲濾液污染水體事件;2011年8月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陷“超標門”事件;2012年1月媒體又爆出東北某省會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染地下水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現在垃圾滲濾液污染事件頻發的亂象?
從淺層次看,污染事件頻發的原因主要有:工藝不合理、設計有缺陷導致出水不達標;運營成本偏高致使地方政府不愿或無法負擔,導致項目設施建設后處于閑置狀態;監管不到位,對偷排現象處罰不力等。但是在環保產業蓬勃發展、環保標準不斷提高的今天,垃圾滲濾液處理行業所面臨的尷尬現狀是否還具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規范垃圾滲濾液處理,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政府應調整思路,從購買處理設備設施轉變為購買環境服務;應轉變職能,從投資建設轉變為監督管理。通過營造充分的競爭環境和履行規范的招商程序,吸引具有較強的技術、運營能力的大型企業參與項目的投資、建設及運營,推動滲濾液處理的市場化運作。